在乌克兰的土地上,战争的阴影已持续笼罩超过三年。曾经车水马龙的街道,如今只剩空荡的街角和断壁残垣;曾经热闹的市集,如今只剩防空警报下的急促脚步。战争,并未如最初设想一般迅速结束,反而在时间的碾压下显现出更加惨烈的本质。
当一场冲突演变为一场全民动员的持久战,乌克兰社会也出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罕见现象:越来越多的女性被征召上前线,甚至有怀孕的女兵被迫走向战场。
7月3日傍晚,俄罗斯发动了自冲突爆发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空袭。从库尔斯克、布良斯克等六个边疆方向,一共出动了539架无人机,其中330架为攻击型,同时还有“匕首”巡航导弹与“伊斯坎德尔”弹道导弹齐发。
目标直指乌克兰首都基辅及多个重要军事与征兵设施。这场空袭,不仅是一次军事打击,更是一场对乌克兰全境防空系统的全面消耗战。
俄方采用的新战术,显示出其作战逻辑已发生根本性变化。过去主打精确打击的导弹战术更多集中于军事仓储、指挥系统等核心节点,如今则变为“导弹加无人机”的饱和攻击模式。
这种战法在保持命中率的同时,更注重瓦解乌克兰的社会运转能力,摧毁城市功能,迫使乌克兰不得不将大量资源投入防空体系。
无人机的成本相较防空导弹低出数十倍,几千美元的无人机对上几十万美元的拦截弹,形成了典型的“非对称消耗”。对乌克兰而言,这种攻势不仅是物资上的持续压力,更是心理上的巨大折磨。
俄军还精准打击了波尔塔瓦州克列缅丘市的征兵大楼,并连续三天对其轰炸。据乌媒报道,这一攻击目标的坐标来自乌克兰国内社交平台的泄露信息。
乌克兰的兵员危机,在这一轮俄军攻势下暴露无遗。根据乌克兰国防部数据,现役女兵已超7万,其中5500人直接参与前线战斗,增长速度惊人。
从2023年起至今,前线女性作战人员数量激增420%。泽连斯基前顾问阿列斯托维奇更是透露,政府下一步可能强制征召女性入伍。
目前已有2.5万名女性被派往高风险岗位,担任狙击手、无人机操作员等角色。兵源枯竭的背后,是乌克兰人口结构的剧烈崩塌。战前乌克兰拥有4000万人口,如今伤亡人数超过21万,动员率已高达87%。
2024年10月,乌军逃兵人数达到17万,相当于10个满编师的兵力流失。战场每月需补充5万人,而总动员能力不足3万,缺口始终无法弥补。
征兵年龄从27岁不断下调至25岁、18岁、甚至17岁的少年也被拉上战场,与年过半百的退役老兵混编作战。
哈尔科夫战场曾出现“祖孙连”编制,55岁糖尿病患者与19岁高中生共同作战。前线部队体能状况也极为堪忧,第聂伯罗征兵站数据显示,38%的新兵存在严重视力障碍,扎波罗热方向一支部队中,仅有不到20人能完成5公里跑步。
乌克兰议会甚至通过法案,允许罪犯以“3个月战壕服役”抵消一年刑期。2024年已有2800名女囚被编入“斯卡拉突击团”,83%未经完整训练即被投入高死亡率的冲锋任务。
全民皆兵的政策引发社会强烈反弹。46%的乌克兰民众公开表示逃兵役不可耻,生育率跌至0.8,成为欧洲最低。
联合国数据显示,已有630万人逃往国外,370万人在国内流离失所。三成农田被迫撂荒,工业产能下降40%。征兵站频频遭遇袭击,尼古拉耶夫州一位母亲在失去儿子后携带炸弹冲进征兵办公室,与工作人员同归于尽。
西部多个村庄,母亲们跪求官员放过未成年的孩子。乌克兰的政治局面同样陷入僵局。按照宪法,2024年3月31日应举行总统大选,泽连斯基任期至5月20日届满。但在战争背景下,戒严令持续,选举被无限期推迟,泽连斯基继续担任总统。
基辅国际社会学研究所民调称,约70%的乌克兰人支持泽连斯基留任,但这一数据在乌东地区受到质疑,亲西方阵营的倾向性调查引发争议。
反对派普遍认为,宪法效力高于戒严令,泽连斯基已无权继续担任总统。前议长拉祖姆科夫及前将领扎卢日内呼吁交权,由议长代任总统。泽连斯基将扎卢日内“流放”至伦敦出任驻英大使,被外界普遍解读为政治清洗。
与此同时,Socis机构发布的最新民调显示,如果立即举行选举,扎卢日内将以60%的支持率压倒性击败泽连斯基。
乌克兰民间对战争的态度也逐渐分化。《经济学人》委托益普索进行的电话调查显示,74%的乌克兰人表示即使没有美国支持,也要继续抗战。但同一时间,民众对战争胜利的信心却并不统一,59%的人相信能赢,21%则持悲观态度。
社会在坚持与质疑之间摇摆,战争是否值得继续,成为越来越多家庭难以回避的问题。俄方民调也反映出一些新变化。6月数据显示,74%的俄罗斯人支持特别军事行动,较去年略有下降。
不过,约三分之二受访者倾向于推动和平谈判,仅有三分之一认为应继续军事行动。最令人警惕的是,四分之一受访者认为使用核武对乌克兰是“可以接受的”,尽管这一数字已较去年底下降15%。
这类情绪若被误判为政策导向,极有可能引发北约的激烈反应,局势失控的风险将急剧上升。在战场与民心之间徘徊的不只是士兵,更是整座国家。泽连斯基的“服役+”APP上线,仅五天内就有80.5万人完成兵役登记。
但其中大量为海外乌克兰人,为了避免护照作废被迫注册。是否肯回国参战,成为悬在头顶的问号。
俄方空袭的精准打击策略,也让乌克兰难以喘息。不仅基础设施被破坏,连征兵办公室都成为重点目标。
民众的抵触情绪、逃兵现象、社会矛盾愈演愈烈,逼迫泽连斯基政权不断以更极端的方式维持兵员供给。
乌克兰是否正在走向“打到最后一人”的极限边缘?泽连斯基是否还能获得民众持续支持?俄罗斯的新打法是否已经改变战局逻辑?
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,但每一个细节都在告诉世界,这场战争已不仅是战场上的较量,更是整个国家的生存考验。
局势未稳,硝烟未散,真正的转折点,或许还在更深处的暗流之中。
信息来源:
[1]俄乌冲突三年战场内外都发生过什么? 千龙网
[2]俄乌冲突逾千日 变数中仍须推动局势降温 光明网
旗开网配资-股票如何做杠杆-股票开户配资-配资查询114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