乌克兰最近签了个协议:扎波罗热的锂矿,以五五分成卖给了美国。按说矿产是宝,可这锂矿开采成本比国际市场价高出三成,每挖一吨都亏钱。这买卖,图什么?
答案不远,就在前线。新上任的乌克兰总理斯维里登科,就是这笔交易的幕后推手。她火速上位,肩负重任。而这场交易的真实背景,在千里之外血流成河的红军城。
那里,曾被西方顾问夸作“欧洲最坚固防线”的红军城,如今正血流成河。它不再是坚不可摧的堡垒,而是一个被“非对称”战术撕裂的战场。乌克兰,正被逼到绝境。
堡垒为何速破?
时间回到今年六月,俄军猛攻侧翼的季米特洛夫镇。这看似寻常的攻势,实则是高明的佯攻,它成功消耗了乌克兰宝贵的预备队。
7月23日,俄军突击部队突然出现在红军城外围。令人震惊的是,他们并非正面强攻,而是利用地下矿井通道,悄无声息地绕过地面防线。
短短11天内,俄军在红军城核心区建立7个据点。与此同时,地面部队从兹维罗沃方向连续冲锋40次,防线被撕开。欧洲最坚固防线,如此迅速地洞穿。
近期,红军城超过四成街区已陷入残酷巷战。外围据点尼卡诺里夫卡、扎特绍克相继失守,乌军向北撤退通道被切断。防线被撕开致命的“人”字形裂口。
俄军的战术早已进化,告别了单纯的钢铁洪流。他们玩的是“非对称渗透”,利用复杂地下网络。再配合无人机主导的立体战术,7月无人机出动超6000架次。
这比前三个月均值增了四成,用于侦察、校正火力乃至直接攻击。俄军还在哈尔科夫开辟新进攻走廊,并在扎波罗热猛攻后勤,旨在多点施压,让乌军防线整体崩溃。
乌军苦不堪言,定位不到渗透小组,前线频繁误伤友军。这种“与幽灵巷战”的困境,让他们士气低落。而这一切,都指向一个核心问题——补给。
前线弹尽粮绝?
战场上,前线士兵每天领到的弹药,只够标准配额的30%。反观俄军,坐拥朝鲜援助的1200万发炮弹,炮火优势达到惊人的七倍。
乌克兰对西方援助的期盼,似乎成了“空头支票”。欧盟承诺830亿欧元,困在文书里。美国承诺1700亿军援,只兑现了750亿,爱国者导弹供应已断。
欧洲重装备交付不足承诺三分之一。更残酷的是,援助并非免费午餐:美国曾要求乌克兰以稀土抵押贷款,军火商赚得盆满钵满。
正如德国前总理施罗德所言,欧洲内部的分裂和自我认知不清,让其面对危机时显得力不从心。
国运豪赌局
正当前线火力枯竭,外援又遥遥无期时,基辅被迫上演一场豪赌。新总理斯维里登科,正是这场赌局的操盘手,她的上位与那份锂矿协议直接挂钩。
她上任后,火速点燃“三把火”。第一把:军事审批从45天压到72小时。第二把:合并经济能源部,不惜牺牲民生也要保军工生产。
结果是,市民排队领面包,教师薪资腰斩,个税暴涨233%。这些代价,触目惊心。她用国民福祉,为战线争取着极其有限的喘息时间。
第三把火,便是那份饱受争议的锂矿协议。它成了填补西方援助巨大真空的工具。尽管开采亏本,但那是当下唯一能换取“海马斯”火箭炮的筹码。
乌克兰的基础设施损失已超2000亿美元,民生凋敝。国家经济和宝贵资源,都在这场代理人战争中被深度抵押,成了西方账本上的数字。
结语
红军城的陷落,与那份“亏本”的锂矿协议,共同描绘了乌克兰的悲剧。它不再是单纯的经济交易,而是绝境下,押上国家未来的一场豪赌。
当战争的胜负手,从前线士兵转移到外部势力账本和官僚文件堆里时,交战国的主权已名存实亡。红军城的每一块砖石崩裂,都在为这种代理人模式的残酷性作注脚。
最终的代价,将由乌克兰的国家命运来偿付。这场冲突,正一步步透支这个国家的现在与未来。
旗开网配资-股票如何做杠杆-股票开户配资-配资查询114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